
果然,特朗普的那张“和事佬”牌,又打烂了。乌克兰、欧洲一帮国家,还配合了一张“联合声明”,结果是俄罗斯一句话就全盘否了。接下来会晤取消、制裁加码、核演习齐发,几天时间,美俄关系直接加温到沸点。
10月21日,乌克兰和欧洲十个国家突然对外发布联合声明,说他们“强烈支持”特朗普的停火计划。所谓停火,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立刻收兵,然后以现有战线为谈判起点,再给俄罗斯开出12条条件。问题是,这12条要求完全不考虑俄罗斯的底线,听上去就像是逼着普京签投降书。俄罗斯果断拒绝,没有丝毫犹豫。
声明刚出来,才不到一天,美国和俄罗斯的峰会就被推掉了。10月22日,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直接说“我们取消了与普京总统的会晤,我感觉不太对劲”。他还补了一句,“感觉我们无法达成目标,所以我取消了”。从这个语气看得出来,他是想打圆场,但背后其实是彻底谈不下去。
真正的导火索,其实在几天前就埋下了。10月20日,美国务卿鲁比奥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话。拉夫罗夫明确告诉他,比起敲定下次会晤的细节,更重要的是落实此前在阿拉斯加达成的实质性内容。这话表面客气,其实就是不配合新一轮会晤安排。
而且,这次不光是俄罗斯不给面子,欧洲也在暗地里动手。特朗普在短时间内被俄罗斯拒了一次,又被欧洲“借力打力”来了一次,这等于两头都蹬他。他恼羞之下只能把牌往“制裁”方向甩。当天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制裁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,还公开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立即停火。同一天,欧盟成员国也凑了个第19轮对俄制裁。
这种配合其实很微妙,欧洲公开站在特朗普的所谓“停火”方案后面,但转眼就加上自己的制裁动作。俄罗斯对这一套没兴趣,反而立刻切到硬招。军事上,先用一波轰炸回应。10月20到21日,俄军集中出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、伊斯坎德尔-M弹道导弹、KH-59空对地导弹、攻击型S-300导弹,目标覆盖基辅、波尔塔瓦地区、扎波罗热的能源设施。轰炸的结果很直接,切尔尼戈夫、苏梅市连续好几天断水断电。
更重的还在后面。美国才宣布推迟与普京的峰会一天后,俄罗斯立刻开起了大规模战略核演习。塔斯社的报道很清楚,这是“核三位一体”全部上阵:陆上,发射一枚“亚尔斯”洲际弹道导弹打向堪察加半岛的库拉试验场,普京亲自观看;海上,巴伦支海的“布良斯克”号战略核潜艇发射“深蓝”弹道导弹;空中,图-95MS战略轰炸机投射空基巡航导弹。
俄方说这是例行训练,但时间摆在那里,刚好在美俄会晤取消、乌克兰和欧洲联合声明之后。这个信号很清楚,就是要告诉西方:你们想靠政治施压和制裁把俄罗斯逼下来,不可能。尤其北约这个月也在做核威慑演习,俄军这波动作,是对战略部队战备的检验,也是一个警告。
如果从特朗普的角度看,这次也是他任内的又一次外交碰壁。俄乌战争的格局里,美国想逼俄罗斯在战略利益上让步,他没有做到。会议取消、姿态收回,剩下的就是制裁这张老牌。问题是,制裁的杀伤力要时间才能显现,眼下看不到俄罗斯有“坐不住”的迹象。普京反而把军事动作摆到最大,展示出在经济压力和战场压力之间,他的选择很明确。
而且这次,欧洲成了一个不小的变量。它既借停火声明给特朗普面子,又在制裁上跟美国形成合流。但这种态度对俄罗斯来说,就是两个西方阵营在同一节奏下施压。俄方自然不会用软回应,直接用导弹和核演习把局势推上高压线。
最后看的就是谁的硬度能撑得久。俄乌前线继续消耗,经济这边各自承压。特朗普现有的工具箱里,除了“制裁”,很难拿出新牌。俄罗斯不想谈,欧洲在搅局,美国加码施压,战场和外交都没转机。现在的格局,就是静等哪一方先顶不住,不是靠嘴上方案来解决的事。
旺源配资-旺源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-配资交易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