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商报记者 魏桥
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,消费市场“热”力十足,多领域活力持续迸发,这从居民的出游热情中可见一斑——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10月1日—8日,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.32亿人次,创历史同期新高;日均3.04亿人次,同比(2024年国庆假期7天日均)增长6.2%。8天假期,消费市场可谓精彩纷呈,消费者在美食、美景中亦感知中国经济的多姿多彩。
绿色智能成双节消费亮点
今年国庆中秋假期,无论是零售、餐饮抑或服务消费市场,都活力四射。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(商圈)客流量、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.8%、6.0%;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.7%。
绿色、智能、国潮消费尤为亮眼。商务部监测的主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节日期间,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7.9%,智能家居产品同比增长14.3%,国潮服装同比增长14.1%,服务消费热度攀升。
“我们家就趁着这个假期把使用了将近8年的冰箱、抽油烟机和灶台一起换新了,而且都选购了一级能耗节能型家电。”北京市民张女士开心地告诉记者,这三件家电用品都是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。
此外,新能源车出行量大幅增长,假期前六天,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充电量超过5271万度,相比去年同期持续增长。
“假期里开着新买的新能源汽车,我们一家人从北京出发完成了全程3700公里的‘呼伦贝尔寻秋之旅’,特别是在相关服务区充电也很方便,以后再去更远的地方旅行,我的心里就更有底了。”家住北京顺义区的张先生说。
多地发放的消费补贴为节日消费再添助力。据了解,国庆中秋假期前后,天津举办400余场促消费活动,并陆续发放消费券,累计补贴约4600万元。河南从9月26日起分四轮发放1.1亿元通用消费券,覆盖百货、餐饮、酒店、文旅等多个领域,本地与外地游客均可申领使用。
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居民出游意愿的旺盛,从侧面反映了消费市场整体规模正稳步攀升,展现出假期消费市场的满满活力。
文旅消费激发市场新活力
这个假期,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,让消费者流连忘返。
“中秋节的晚上,我在安徽呈坎观看了鱼灯表演,鱼灯与路旁的火树银花交相辉映,再配上烟花的点缀和明月的衬托,‘游呈坎一生无坎’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。”赴安徽旅游的刘女士兴奋地对记者抒发游玩的体会。
在江西上饶市篁岭景区,小吴一家人感受到了“晒秋”。“一来到这里就看到一处墙上贴着用毛笔字写的‘婺源篁岭晒秋’的字样,放眼周边,很多房屋的阳台上‘长’出一排排架子,上面晾晒着辣椒、柿子、南瓜、玉米等农产品。我和家人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,和它们一起‘晒秋’,真是别有一番滋味。”谈起假期的收获,小吴有着说不完的感受。
在山西晋城,这里推出了“嫦娥奔月”“凤凰飞天”等空中表演,并根据明清古堡建筑的特色推出实景剧,现场还发放手工月饼,将“静态观赏”升级为“沉浸式体验”。在广西南宁马山,当地的农民代表队身穿用稻穗、竹篾等材料制成的创意服装在“庆丰收‘村T’”走秀,这一融合民俗、美食、非遗与国风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。
全国各地的宝藏资源在此刻也更加具象化。据美团旅行10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,带动平台出行订单量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超30%。文旅消费前十目的地城市分别为南京、成都、西安、北京、重庆、武汉、长沙、洛阳、上海、广州。
“当前一些小而美的景区深受游客青睐,在这里他们能沉浸式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。”付一夫说,这也体现出不仅消费者更加关注情绪价值,文旅市场也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,并致力于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。
这个假期电影消费市场同样火热,多部优秀国产影片上映,精彩纷呈,带动观影热潮。很多人选择和亲朋好友一起走进影院,借由更多光影记忆留下假期的美好回忆。截至10月8日15时,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超17.9亿元。
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经济学专家万喆看来,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展现出品质化、理性化、体验化的新面貌。这些变化也是未来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,将在新发展格局中激活消费持久动力。
“整体看,这个假期消费市场亮点纷呈,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。”付一夫说,消费市场的火热亦反映出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。
旺源配资-旺源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-配资交易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